2019-07-01
分享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枯山水」一詞,除了是日本畫的一種形式,在大眾的認知上常指的是日本庭園造景中,一種以細沙、石礫鋪地、疊放石組並佐上苔蘚、草坪等自然元素點綴而生的園林景觀。而這從室町時代(1393-1573年)便開始蓬勃發展的造景形式,不僅深刻地影響日本人對於美學的認知,此般可謂是減法美學的極致概念甚至還成為當代日系造車工藝的核心價值,其中最能將這種沉靜與優雅細膩表達的車廠,莫過於本次試駕的品牌Mazda,而且沒有之一。
人們對於Mazda的推崇不僅僅只是這間來自廣島的車廠如何在二戰之後浴火重生、或是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展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武士道精神。雖然本次的試駕之旅中,縱無櫻瓣翩翩起舞,但卻也從中覓得一絲的魂動。正如Mazda在這款緊湊中小型房車於3代目時的講究,這款第4代的Mazda 3可以說是把某種源自文化基底的哲學概念做出最透徹的實質展演,不論是更加精進並甚為洗煉的7邊盾型水箱罩並施以高亮黑呈現的車頭,又或是勾勒輪廓後切角與LED頭燈組平行的銳利飾條,皆可謂是恰到好處的視覺點綴。當然基於本次試駕的正是最為頂規的5門車型,在飾條的成色上自然和更具房車風格的4門車型有所不同。採用灰褐色的設計,並與這款得加價1.5萬元才能獲得的晶艷魂動紅做出適切的搭配。
然而基於產品規劃與生產歷程的緣故,一如其他國家,本次導入的Mazda 3配置的動力單元仍為咱們已相當熟悉、代號PE-VPS的2.0升Skyactiv-G直列4缸自然進氣引擎,最大馬力121kW(165ps)/6,000rpm,並具備21.7kgm/4,000rpm。只是或許這顆引擎已出現一段時日,但就內部構造來看似乎仍有所優化,包含活塞本體的造型及其他機件皆做出隱而未顯的調整。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比起上一代的5門Mazda 3,4代目就這麼因此多了0.3kgm的最大扭力表現,可平心而論在試駕過程中這所造成的影響卻也微乎其微。不過若從官方提供的平均油耗視之,倒是少了0.7km/L,以15.2km/L作收,而這則有可能是考量燃油品質、為了提升行進時的順暢感並減少引擎爆震,因此將壓縮比從原先的14.0:1調整至13.0:1所作出的犧牲,但不否認在通盤考量下這確實是相當適切的改變。
車體方面,相較於上一代的5門車型,其實4代目的尺碼還稍稍更緊湊了一些些。4,460mm的全長不僅比先前更略短了10mm,車高還略微下降30mm來到1,435mm,唯車寬依舊維持在1,795mm,只能說這一代的在身形上面確實更加講究跑格訴求,但也不可否認確實對後座乘坐者的頭頂高度造成影響;然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先前2,700mm的軸距,本次4代目不論是5門或4門車型皆使之成長到2,725mm,可迴轉半徑依舊控制在5.3m這樣的幅度,或許稍微讓車室空間表現有所提升,但成效並不顯著就是。
簧下配胎方面,除4門最初段的尊榮型配備16吋輪圈外,本次2019年初上陣Mazda 3皆採用18吋形式,並在5門車型上施以槍灰色的5幅10爪輪圈。然基於行車品質的顧慮與降低胎噪等訴求,其配胎特別採用Bridgestone的T005房車胎,屬於各方面皆均衡呈現的胎種,然而若以這款車蘊含的運動化本質來看,若換為黏性更高、更具抓地力的款式似乎也只是剛好而已。
|